古人說,無信不立。這里的信,雖然說的是誠信之信,但我以為,對這個信,亦不妨看作自信之信。為什么作這種解讀?因為我們從無數(shù)的事實發(fā)現(xiàn),若無自信,許多傳頌千古的事情可能完全是另一副樣子,會立不起來。例如,若無自信,很可能不會有司馬遷忍辱負重寫出的《史記》,很可能沒有哥倫布艱苦卓絕的新大陸之旅,很可能沒有愛因斯坦劃時代的相對論,很可能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會胎死腹中。如此等等,足以說明自信于立的重要意義。
既然如此,讓孩子建立自信就是一件至關重要的大事,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并切實就此多做一些努力。就正在學校讀書的孩子來說,使之建立自信尤其具有現(xiàn)實的意義。
學習是一種需要付出艱辛勞動的過程,一分辛苦、一分收獲。但我們要看到,是收獲的期待支撐著辛苦,若是辛苦之后換不來收獲,那么辛苦的勁頭就或多或少要受到影響。這種影響的大小因人而異。這一差異是怎樣產(chǎn)生的呢?自信的有無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在這種時候,若自信不足,就會放棄;若自信十足,就會堅持。這樣一來,結果當然也就大不一樣了。
自信可以支撐失敗后的心態(tài)。付出往往不一定立即就有回報。自信在失敗之后尤其顯示出它的力量所在和可貴。就孩子的學習來說,哪個孩子會一帆風順呢?當不順時,是垂頭喪氣,還是自信地繼續(xù)努力,這可是個關口。在這種時候,及時地注入自信、及時地振作是極為重要的。家長需要及時分析不順的原因,鼓勵孩子繼續(xù)努力,消除失敗的陰影,調(diào)整好心態(tài),以必勝的信心照亮前進的路。
我曾讀過一個高考狀元的成功之語。他說,是自信給了他力量,是自信讓他在狀態(tài)低落中走了出來,是自信使他可以信心十足地面對應考,是自信促他開啟了甕塞的思緒。總之,自信讓他獲益匪淺。這告訴我們,自信確實為人之必需,確實為孩子所必具。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自信不是自負,自信不是自狂?!犊粘怯嫛肥呛苤?,人所共知,諸葛亮在重大關頭表現(xiàn)出了大智大勇,是自信支撐了他的大智大勇。他自信的基礎是什么呢?是知己知彼。所以,家長振作孩子的自信和注入自信絕不是一句空話,需要從點點滴滴做起,需要堅持不懈。孩子要自信,家長首先要對孩子充滿信心,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自信的大道上成長。劉建武
【責任編輯: 高卓然】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wǎng)編輯
上一篇: 精心走活醫(yī)改棋
下一篇: 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