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xiāng)的老井
一心
我的故鄉(xiāng)在一個小村子,我家在村子中間,墻外有一口老井,井邊兩塊大條石架著一個木頭軸的鐵轆轤,轆轤上纏了半圈麻繩。井壁是用小石塊砌成的,上面長滿了苔蘚。井臺上鋪滿了不規(guī)則的石塊,歲月把石塊打磨得光滑細(xì)膩,能映出人影。老井水位不深,但清澈甘甜。
老井究竟有多大歲數(shù),誰也說不清。只記得小時候爺爺說,是我祖爺爺那輩,村里打井燒馬子,馬子落在我家院里,井就打在我家院里。那時候,村里只有十來戶人家,大伙兒都來我家院里打水,后來村民逐漸增多,為了方便村民,祖爺爺就把井邊那段墻推倒。
每天清晨,天剛蒙蒙亮,我還在夢中,就被第一個打水的人吵醒了。打水人把水桶打滿,用扁擔(dān)擔(dān)起水桶,顫悠悠地走在長長的胡同里,水花一漾一漾地往上跳。隨后擔(dān)水的、抬水的、提水的,人們趕趟兒似的,打個招呼擦肩而過。人多的時候就自覺排成長隊,趁著等待的空當(dāng)兒,人們聊聊農(nóng)事節(jié)令,說說田間管理。說話間到了出工的時候,老井也該歇口氣了,井臺上恢復(fù)了平靜。此時,井臺上濕淋淋的,在初陽的反射下,像仙人撒下一地的碎銀。
炎熱的夏季,井水冰涼刺骨,勞累一晌的人們收工了,打桶井水,俯在桶上喝個痛快。我母親總是把撈出來的面條,泡到剛打上來的井水里冰冰,然后再澆上鹵子,夾點黃瓜絲兒,放上一勺蒜泥,吃到嘴里那個爽啊,真是沒得說。
老井最為忙碌的時候也是人們最為高興的時候。每逢村子里有娶兒嫁女的、修房蓋屋的,井臺就特別熱鬧,洗菜的,洗碗的、洗家什的,男人打水,女人洗涮,小孩子撒歡,像唱大戲似的滿臺子轉(zhuǎn)。這時候的老井啊,會聽到許多新鮮事兒。天漸漸黑了,老井累了,餓了,該歇息了。可奇怪的是,它喘喘氣兒,打個盹兒,第二天清晨,清凌凌的水又汩汩地上來了,很像母親吮吸不盡的乳汁。
就這樣,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村里人把每一個踏實的日子從井臺上挑回家,熬稀飯,蒸窩頭,哪怕是一把山野菜,照樣能煮出一屋子的溫馨。全村人就這么祖祖輩輩和老井廝守著。
后來有了自來水,老井漸漸被遺棄了,可水似乎沒有老井的水甜,老井的水開始渾濁起來,像老人的淚水。沒多久,轆轤井架都不見了,最后老井像盲人的眼睛,深深地凹進(jìn)故鄉(xiāng)的泥土里。
老井的故事也風(fēng)干成歲月的膠片。然而,每逢雨季,這膠片就濕漉漉地膨脹起來,那種時空交錯中的情感也隨之溫潤起來,猶如觸摸到母親的體溫。
責(zé)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