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述參加紅軍緣于母親生病無錢醫(yī)治,1936年農歷3月初五大陽逢集,他不得已把小牛犢牽到大陽集上,準備賣了牛后給母親看病,可是,沒想到,在集市上,紅軍的宣傳讓年輕的李善述熱血沸騰,當即報名入伍,并將賣牛犢的十幾元錢捐給了部隊,被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一軍軍團二師三團連,開始了他的烽火生涯。
之后,他跟隨部隊從大陽經縣底、劉村,直奔大韓、堯廟,做出強行攻城的姿態(tài),正當敵軍從各地趕援臨汾的時候,紅二師揮師師南,攻克了襄陵縣城,進入曲沃,占領了侯馬重鎮(zhèn),使南蒲線全部中斷。接著,部隊西進鄉(xiāng)寧、吉縣、、寧、河津、、清水口過黃河到延川后入甘肅,迎接二、四方面軍,參加了著名的會寧會師。一路走來,在戰(zhàn)斗中堅定信念,在戰(zhàn)爭中學習戰(zhàn)爭,逐步成長為一名戰(zhàn)斗英雄。
為了擴大革命根據地,1936年,紅軍相繼發(fā)起東征、西征征 役。甘肅省慶陽市環(huán)縣曲子鎮(zhèn)戰(zhàn)斗是西征戰(zhàn)役的第一戰(zhàn)。
曲子鎮(zhèn)的土城方圓1公里左右,城墻高2丈、厚6尺許,城四周有碉堡,城外有壕溝,深達丈許,易守難攻,且被紅軍包圍的國民黨軍依仗人多裝備好,一次又一次地向紅軍發(fā)起反沖鋒,戰(zhàn)斗打得異常艱苦,形成拉鋸戰(zhàn),紅軍三進三出曲子鎮(zhèn),傷亡非常大,李善述所在的三連160人連同炊事員只余了50人。
因為彈藥少,他們再次攻入曲子鎮(zhèn)后,全部上刺刀與敵人肉搏,李善述用大刀一連砍死7個敵人。
戰(zhàn)斗快結束時,他的頭頂右側被敵人打中,腦蓋骨被子彈打裂,只有一層包腦漿的腦膜未被打破,不省人事的他滾到坡底后,手里還緊緊地抓著槍抱在懷里。
由于作戰(zhàn)勇敢,戰(zhàn)斗結束后,,級授予李善述“戰(zhàn)斗英雄”稱號,并榮記三等功。
后來,部隊組建騎兵營時要抽調他,連長舍不得放,說他“不會騎馬”,李善述卻對當騎兵充滿向往:“我在村里還騎過牛呢,騎牛騎騎還不是一樣?”騎兵的主要任務是搞偵察、通訊聯絡、擾亂敵軍、配合部隊搞襲擊、牽制敵人等,不僅要勇敢堅強,更要機智靈活。一次在山上搞偵察,對面山上的5個日軍發(fā)現了他,他立即裝著當地村民在山上找牛,一邊吆喝牛,一邊將地形看了個仔細;一次,穿過一個要道口時,同行的兩個戰(zhàn) 士都讓打倒了,他機智地用一根樹棍頂著帽子吸引敵人的視線,一邊讓其他戰(zhàn)士從另一個方向迂回。
1937年9月,會使雙槍的李善述在115師騎兵營,所在的部隊受命攻打平型關。接到偵察任務后,他帶領3名偵察戰(zhàn)士迅速趕到平型關進行偵察,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把平型關的地形、敵人的情況、敵人的必經之路都摸得清清清楚。根據他們匯報的情況,115師派出3個團的兵力,連夜冒雨提前進入埋伏地點,第二天,經過一天的激戰(zhàn),1000多鬼子橫尸山野,八路軍摧毀了敵人汽車100余輛,并繳獲了大批軍用物資,取得了全國抗戰(zhàn)開始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個大勝 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極大地振奮了全國的民心、士氣,使全國人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希望所在。
1940年牞部隊組建騎兵團牞李善述被安排在騎兵偵察二排擔任排長。當年秋天,隨聶榮臻部參加了百團大戰(zhàn),迅速攻克娘子關,后到河北唐縣、來源對日作戰(zhàn),1941年到抗大二分校三大隊一中隊隊學,1943年到延安抗大七分校學習,畢業(yè)后又上一線作戰(zhàn)。1951年,李善述因健康原因病退返鄉(xiāng)。
來源:臨汾日晚報版
【責任編輯: 衛(wèi)淇】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