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年,正是一批憂國憂民的年輕人出于對國家的熱愛和救亡圖存的使命感,才有了后來的建黨偉業(yè)。今天,懷揣“愛國強國”信念的新一代年輕人也來到了這里,愛祖國,跟黨走,這無異于一場“穿越時空的接力”。騎行車隊總指揮、山西師大校團委副書記李志榮動情地說。
戰(zhàn)前總動員
這次“紅色尋訪”的源頭要追溯到“七一”前夕。在建黨90華誕來臨之際,為響應(yīng)校團委“2011年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號召,由山西師范大學校團委、校學生會主辦,晉商銀行臨汾分行和臨汾雅馳自行車專賣店贊助支持的學生干部“紅色尋訪騎行延安”主題調(diào)研活動于6月25日開始籌備。從選拔騎行隊員、籌措資金設(shè)備到備戰(zhàn)拉練、出行路線,一切都在緊鑼密鼓、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如果我能在出發(fā)前的拉練中不被淘汰,這次‘紅色之旅’肯定會是我人生路上的一個里程碑。第一次遠距離騎行、第一次生存體驗、第一次團隊協(xié)作、第一次以騎行的方式去圣地尋訪……”大二學生李林青在報名參加活動后滿懷憧憬。
7月2日,順利通過選拔面試的22名校學生會干部分成4組,在由雅馳自行車專賣店的技術(shù)人員進行騎行基本知識介紹和騎行技能培訓后,進入了后來被隊員們戲謔為“魔鬼訓練”的拉練階段。
為了克服“騎行延安”活動中面臨的最大困難——體力不支,騎行車隊開始了為期近兩周的超強度體能訓練,并制定了嚴格的日常規(guī)章制度,以量化的方式對隊員實行優(yōu)勝劣汰。每個清晨的6點30分,從2000米校園操場熱身跑開始,到加大訓練強度,沿濱河路、鑼鼓大橋、平安大橋騎行30公里,再到賀家莊桃花村、龍祠洪山口、洪洞廣勝寺等山路超負荷爬坡訓練,隊員們經(jīng)歷了鳳凰涅槃般的重生過程。
顛簸不平的路況、連續(xù)不斷的山路斜坡以及偶爾駛過的各種機動車為隊員們的爬坡訓練陡增了難度?!耙恢в薪M織、有紀律、有凝聚力的隊伍才能所向披靡。你們是一個整體,時刻牢記木桶的‘短板效應(yīng)’,才能真正做到堅持到底!”爬坡訓練前,校團委書記岳劍耀的一席話讓在場的隊員找準了方向:鐵板一塊才能同進同退!經(jīng)過詳細的部署和安排,騎行車隊實行了男女隊員一對一扶持策略,艱難的爬坡過程中,一貫沖在隊伍最前面的男隊員們不再追求遙遙領(lǐng)先的成就感,紛紛跟在落后的女隊員身旁,輕聲喊著“加油”,或者只是默默地跟在一旁。
“我不怕苦、不怕累,可我怕成為大家的拖累。訓練過程中我無數(shù)次想到過放棄,可是看到身邊陪著我一起前行給我加油鼓勁的隊友,我才意識到每個人的堅持對身邊的人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粧仐?、不放棄、不自棄’,必須的!曹金鑫是在龍祠洪山口進行“死亡爬坡”訓練時最后一名抵達山巔的女隊員,看著圍在身邊的隊友們,她的眼里噙滿淚花,臉上卻露出勝利的微笑。
7月15日清晨7點10分,22名騎行隊隊員騎著由風馳單車俱樂部提供的印有“騎行中國”標志的山地車,在帶隊老師及雅馳自行車專賣店等人的陪同下,踏上了奔赴延安的征程。
向前進!向前進!
“我們走在大路上,意氣風發(fā)、斗志昂揚……”從微風輕拂的清晨到夕陽西下的黃昏,國道上、省道上、山路上、隧道中,由導航車、騎行車隊和后援車一字拉開的騎行隊伍在迤邐而行。沿途,不時有隊員們輕聲哼唱著紅歌,為酷暑下、險阻中的行程注入了催人奮進的音符。
本次“紅色尋訪騎行延安”活動從臨汾市出發(fā),經(jīng)蒲縣、大寧、永和、延川縣,抵達目的地延安市,再由延安市途經(jīng)富縣、宜川縣、吉縣,返回臨汾,騎行總里程680公里。
雅馳自行車專賣店派出的教練和領(lǐng)隊一直跟行進隊伍中的最后一名隊員同行。“俱樂部經(jīng)常組織類似的騎行活動,我們的宗旨是,像發(fā)射‘神七’一樣,飛多高不重要,飛多遠不重要,能回來很重要,所以,不能讓一個同學掉隊。”負責領(lǐng)騎這次騎行活動的風馳俱樂部教練曉宇說。
對于一場苦旅來說,旅途中有的不只是小故障和惡劣的天氣,還會有許多不得不面對的遺憾。隊員楊陳毅在抵達延安的前一天,騎行下坡過彎道時不慎摔傷,造成胳膊、膝蓋、下唇等多處擦傷,擦傷的部位迅速得到處理后,他堅持要繼續(xù)跟隨大家完成全程,為避免傷口惡化,負責帶隊的李老師在做通他的思想工作后,安排他先行返回學校,看著他黯然離去的背影,隊員們的心情異常沉重。“對他、對車隊以及這次活動而言,這都是一個遺憾,這個遺憾激勵著我們不僅要倍加小心避免再出現(xiàn)類似的事故,更堅定了我絕不放棄的信念?!睏铌愐愕碾x隊更堅定了隊友薛思娟堅持完全程的信心和決心。
騎行路上經(jīng)過的許多鄉(xiāng)鎮(zhèn)中,無論是當?shù)氐娘埖旰唾e館,還是普通老百姓,一聽說他們是去延安朝圣的山西大學生,都對他們提供了許多力所能及的幫助。有的老鄉(xiāng)把同學們帶回家管飯、提供住處給同學們午休,有的老鄉(xiāng)在同學們提出補充飲用水時,不僅熱情相迎,還對同學們千叮嚀萬囑咐路上一定要小心。
“騎行的過程真的很累,天氣又很熱,可是每天都會得到沿途老鄉(xiāng)們的照顧和幫助,熱和累帶來的壞心情都一掃而光了。革命歲月里的軍民‘魚水情’讓我親身體驗了一回。有這樣的老百姓,真自豪!”大二學生牛玉對革命歲月里“軍愛民、民擁軍”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流傳至令感觸頗深。
延安,我們來了
毛澤東舊居中偉人靜靜的肖像、細雨淅瀝中清新靜謐的棗園、昔日的“爛泥灣”如今的“陜北好江南”……歷經(jīng)半個多世紀的歲月滄桑,穿行在與革命歲月息息相關(guān)的一處處革命舊址的學子們仿佛聽到歷史的回聲在耳畔激蕩鳴響。
7月17日,“紅色尋訪騎行延安”車隊抵達目的地延安,在導游的引導解說下,參觀了王家坪、鳳凰山、楊家?guī)X、棗園、寶塔山等多處革命舊址和革命圣地,重溫著那段歷史的同學們被親眼所見深深震撼著。
“歷史并不枯燥,走進窯洞、看到那些簡陋的桌椅時,課本上的歷史瞬間就活色生香了。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50多個人歷經(jīng)28年光陰,完成了從‘建黨偉業(yè)’到‘建國偉業(yè)’的創(chuàng)舉,對這段歷史每多了解一分我就更加懂得要珍惜現(xiàn)在來之不易的新生活?!毙W生社團聯(lián)合會主席陳學明在騎行活動結(jié)束后小組討論會上的發(fā)言得到了隊員們的一致認同。
無論天氣燥熱還是窗外大雨傾盆,勞累了一天的隊員們?nèi)匀灰娍p插針地利用每天晚上的飯后時間,認真領(lǐng)會延安的革命歷史傳統(tǒng)和精神,并圍繞延安精神,就學?!笆濉币?guī)劃中提到的打造精品社團、精品活動等一系列問題展開討論。參加會議的每一位學生社團干部在發(fā)言中,結(jié)合各自在學生工作中的經(jīng)驗得失,提出了許多可行性的意見和建議?!斑@次的‘騎行延安’活動中,團隊的組織性和紀律性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梢哉f,沒有團隊精神,我們不只無法到達延安,甚至早在艱苦的訓練階段就已經(jīng)潰不成軍了。所幸的是,延安,我們來了,來來去去的路上,我們一直在成長?!毙I缏?lián)常委石自方說。
“從報名到參加訓練再到平安往返,從來不曾想過延安距離我們有這么遠,訓練時的那些日子里幾乎每天都會有同學離開,但每天我們想得最多的都是一定要堅持到最后。革命歲月里別說能有自行車代步了,即使走路都要負重,本來我還覺得挺自豪的,來到革命先輩們曾經(jīng)工作、生活過的地方走了一遭,相比之下,萬里長征我們才邁出了第一步。”留著齊耳短發(fā)的大一女生安英面對記者笑得有幾分靦腆。
校黨委副書記王心平在7月21日騎行車隊安全返回校園后,對凱旋的隊員們豎起了大拇指,“能在安逸的校園里讀書,又能在風雨中經(jīng)受磨煉,從你們身上我看到了當代大學生的新面貌,在游歷中將課本上的知識轉(zhuǎn)化為把握人生的能力,這樣的人進入社會才更有競爭力!”
記者 段碧蓉
【責任編輯: 劉靜】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wǎng)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