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成视频在线播,1024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思思五月婷高清在线,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s id="zrxjt"><nobr id="zrxjt"><kbd id="zrxjt"></kbd></nobr></s>

      <sup id="zrxjt"><thead id="zrxjt"></thead></sup>
      <acronym id="zrxjt"></acronym>

      <s id="zrxjt"><nobr id="zrxjt"></nobr></s>
      1. <s id="zrxjt"><abbr id="zrxjt"></abbr></s>

        主攻“玉露香” 八年達小康

        2013-12-12 08:20:16 來源:臨汾新聞網

        冬日的陽光灑在隰縣陽升頭鄉(xiāng)各個垣面上,秋天新栽的“玉露香”梨樹苗已經進入休眠期。

        但是,果農們并沒閑下來,他們還在對果園進行越冬管理。因為他們有一個夢想:從今年起,主攻“玉露香”,八年達小康!像這個鄉(xiāng)的農民一樣,全縣8萬農民都在做著同樣的夢……

        “小康夢”與“8372元”的差距

        隰縣,地處黃土高原殘塬溝壑區(qū),海拔高,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12℃,平均降雨量570毫米,無霜期140-170天,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無污染,發(fā)展水果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改革開放后,隨著人民生活的改善,農產品消費結構中水果的比重不斷增加,相對于種植糧食而言,水果效益不斷上升。在這個背景下,隰縣縣委、縣政府于1990年號召農民大栽梨果,“糧農”逐步向“果農”轉變,農業(yè)收益開始增加。從2005年到2007年,又對果樹進行了大改型,使不少老果園煥發(fā)了新的生機,特別是后堰垣、寨子的南北兩垣,果樹到現在還生長得非常好,梨果業(yè)獲得了新發(fā)展,進一步提升了農民收益。

        2008年后半年新一屆縣委、縣政府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走村串戶,深入田間地頭調查研究,廣泛聽取農民建議,認為梨果產業(yè)是推動農業(yè)提質、帶動農民增收的不二法門。他們多次在會議上強調:對于梨果產業(yè),就是要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一腳油門踩到底。

        為加大梨果業(yè)對農民增收的貢獻度,縣委、縣政府連續(xù)兩年開展了“梨果提質年”活動,并新建了中國梨博園。2012年3月21日,省委書記袁純清剛剛參加完全國“兩會”就冒著初春的雪花來到隰縣的陽德垣調研,他充分肯定該縣:“梨果產業(yè)抓得準、抓得好,思路是對頭的,方向是正確的,效果是明顯的。梨果富民大有希望?!蹦壳?,全縣梨果栽植面積達到32萬畝,總產量達到4億斤,總產值達到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466元,成為該縣農業(yè)的主導產業(yè)。

        “但從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目標來看,我縣要八年后達小康,關鍵問題是農民人均純收入這一硬指標要達到國家標準。從目前看,在這方面我縣還有很大差距?!笨h委書記王天郎對記者說。

        據了解,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國扶貧開發(fā)重點縣的農民人均純收入要在2020年達到11838元。按這個指標看隰縣,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是3466元,要達到“11838元”這一目標還差8372元!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xiāng)。王天郎解釋說:“我們之所以看重農民人均純收入這一指標,是因為農民人數占隰縣總人數的80%。全縣要實現小康夢,農民持續(xù)增收是決定性的因素。因此,要從今年起用八年時間,在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466元的基礎上,逐步縮小、最終擺脫‘8372元’這一差距。”由此而言,隰縣要縮小、最終擺脫“8372元”這一差距,用八年時間圓“小康夢”,當務之急是選擇一種得能帶動梨果業(yè)轉型升級、大幅度增加農民收入的王牌品種!為什么選擇“玉露香”?那么,選什么樣的王牌品種呢?帶著這一問題,隰縣縣委、縣政府組織有關部門、技術專家,通過反復比較,反復研究科學論證,最后選定了一個梨品種——“玉露香”。

        為什么選擇“玉露香”?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玉露香”是1974年由省果樹研究所以新疆庫爾勒香梨為母本,以河北大雪花梨為父本培育的雜交新品種。經過29年的精心培育試驗,于2003年通過了山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品種審定,并在2007年榮獲北京奧運會推介果品評選一等獎;榮獲國際林業(yè)產業(yè)博覽會金獎;榮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榮獲中國山西首屆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最佳農業(yè)高科技產品獎。

        70歲的張?zhí)焐缭?984年擔任金鐘梨果業(yè)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時就從省果樹研究所把“玉露香”引入隰縣,開始試驗性栽植。82歲的王登華1998年任縣老促會會長,推動優(yōu)化梨果品種建起了“百種精品梨示范園”,其中就引進了“玉露香”。他聘請有梨果技術專長的李元生管理并進行品種選育工作。60歲的李元生在這個示范園通過9年的細致觀察、綜合分析和無數次的對比,他最終選育出了高品質的“玉露香”。山西果樹研究所、國家梨產業(yè)體系崗位專家郭黃平對隰縣玉露香梨的發(fā)展進行了長期的技術指導。

        省農科院現代農業(yè)研究中心主任,省水果產業(yè)技術體系首席專家牛自勉博士曾對李元生培育的“玉露香”作過評價:“玉露香”的品質超越了我們研究所的質量標準,是個非常了不起的研究成果!鑒于王登華、李元生和張?zhí)焐诎l(fā)展梨果業(yè)特別是培育“玉露香”的突出貢獻,縣委、縣政府在年初召開的全縣經濟工作會上授予他們“梨果功臣”榮譽稱號,并聘為全縣梨果顧問。

        “玉露香”的優(yōu)良品質,不但超過了隰縣現有的其它梨果,而且也超過了我國一些知名的梨果。

        縣長助理、縣果業(yè)局局長王淳峰說,2011年我去青島參加國家梨產業(yè)體系年度總結大會時,國家梨產業(yè)體系首席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農業(yè)大學教授束懷瑞品嘗了我縣的“玉露香”后評價道:“隰縣‘玉露香’是‘中國第一梨’?!?/p>

        專家們還認為,“玉露香”憑借這一獨特品質,起碼30年不落后!2012年9月,美國加州大學教授、果樹病蟲害專家畢建龍博士來到隰縣,品嘗“玉露香”后肯定地說:“美國沒這么好吃的梨!”隰縣選擇“玉露香”還有一個重要理由,就是從2011年以來,“玉露香”的市場價值被不斷挖掘,銷售價格快速上漲,大幅增加農民收入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為了讓品質優(yōu)良的“玉露香”賣個好價錢,從而推進農民栽植“玉露香”的積極性。從2011年起,該縣每年舉辦“梨花節(jié)”,對“玉露香”等梨果產品廣泛宣傳。同時,“玉露香”參加了各類國家權威機構認證,并獲得認可。2011年“玉露香”取得了無公害產品認證,2012年取得了地理標志認證、并榮獲中華名梨全國梨王擂臺賽金獎。2013年取得了有機轉換認證,通過了玉露香.com互聯網域名注冊,進一步提高了其在梨果產品中的身份和地位。另外,縣里還組織果業(yè)局等有關部門,積極參加各類農產品交易會,對“玉露香”多角度推介。通過這些辦法,“玉露香”的知名度大幅上升。

        “玉露香”的價格,也隨著知名度提高開始上升。

        隰縣午城鎮(zhèn)習禮村的老果農閆云海告訴記者,2011年9月份,王天郎書記對他說,隨著“玉露香”的大宣傳,知道這個好梨的人多了,價格攀升是市場發(fā)展的必然,我覺得他的話有道理,就把上等級的“玉露香”從原先的1斤1元錢提到3元,差些的賣兩元。

        不料想,經銷商還搶著要。

        去年,隰縣“玉露香”上等級的1斤又漲到4元,差些的1斤賣到了3.2元到3.5元,即便是這樣,一些來遲了的經銷商還訂不上貨。

        到今年“玉露香”更吃香。梨還沒熟,就有經銷商預訂。年初由于梨花受凍縣果業(yè)局給果農的參考價是精品梨的1斤5元,到“玉露香”開園時,沒幾天的工夫,就被全國各地的客商搶購一空。后來,客商又把上等級的“玉露香”抬高到8元一斤,最高的出園價12元一斤。今年寨子鄉(xiāng)但頭村民曹福平家的1.5畝“玉露香”67株產量7000斤收入7.2萬元。

        閆云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1畝“玉露香”平均產4000斤,按現在的價錢保守點算,每斤平均就按3元賣,就是12000元。這樣的收入,確實很可觀。

        “玉露香”引發(fā)的財富效應,使得有這種梨樹的農民忙著擴大栽植面積,沒有這種梨樹的農民爭著栽植。栽“玉露香”就是栽“搖錢樹”綠色銀行已成為農民們的共識,主動依托“玉露香”促調產、謀增收的強勁勢頭已經形成。有的為了在地頭搶到苗子還打起了架。

        所以,隰縣縣委、縣政府對選擇“玉露香”堅定信心,把它確定為縮小、最終擺脫“8372元”這一差距的王牌。更重要的是,隰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fā)重點縣,是農業(yè)部劃定的西北黃土高原水果優(yōu)勢產業(yè)區(qū),是我省“一縣一業(yè)‘玉露香’梨生產基地縣,又地處臨汾市“西山百萬畝水果經濟帶”,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將為以“玉露香”為王牌的梨果產業(yè)蓬勃發(fā)展提供強大支撐。

        2013年年初,隰縣縣委、縣政府作出重大決定:主攻“玉露香”,八年達小康!在現有10萬畝的基礎上,每年新栽5萬畝,到2020年掛果面積達到20萬畝以上,栽植面積達30萬畝以上。

        隰縣縣長王曉斌說:“這個決定的要義,就是八年連栽‘玉露香’,8萬農民達小康?!钡侥莻€時候,每年按平均畝產“玉露香”4000斤算,20萬畝就是8億斤;按每斤平均售價3元算,就是24個億;全縣8萬果農僅此一項,人均年收入實現3萬元。如果按每斤5元算就是40個億人均5萬元。再去掉各項成本,人均純收入不但消除了“8372元”這一差距,還會在此基礎上再上幾個大臺階,成為山西乃至全國比較富裕的農民。此外,農民還有其它蘋果、煙葉、小蒜、豆類、瓜類、玉米等農產品收入,人均純收入還會更高。

        主攻“玉露香”的著力點

        主攻“玉露香”,八年達小康,是一個因果關系。

        這就意味著,隰縣要在“主攻”上著力,才能有“達小康”之果。

        “主攻”的著力點,隰縣的定位是抓好“六環(huán)節(jié)”,即在“玉露香”擴大面積上,用新栽和嫁接的方法;在管護上,強化果園各項管理工作,有效預防蟲害、凍害和雹害;在產品增值上,擴大儲存和營銷能力;搞好“四配套”,就是果水、果肥、果與林下經濟、果與科技相配套。

        在“六環(huán)節(jié)”和“四配套”中,當前最大的著力點是用新栽和嫁接的方法,把“玉露香”的栽植面積迅速擴大。其中,與新栽相比,用嫁接手段可使“玉露香”快速擴大面積,早日掛果。

        但是,運用嫁接中的高接換優(yōu)技術,要鋸掉果樹上部結果子的枝條,接上“玉露香”后雖可早掛果也得等3年。在此期間,果農眼前的收入要比原來大幅減少。

        王淳峰說,為了減少果農損失,我們在高接換優(yōu)時采取了循序漸進的辦法。一是引導果農在酥梨樹上先接“玉露香”的枝或芽,但不鋸掉酥梨上部的枝條。第二年嫁接的“玉露香”枝或芽成活了,再鋸掉酥梨樹上部的枝條。這樣的話,就可減少果農一年的收入損失。再一個辦法是先對果農一半的酥梨樹高接換優(yōu),嫁接“玉露香”,另一半不動。3年后,先嫁接的那一半“玉露香”掛果產生收入后,再對剩下的另一半嫁接“玉露香”。通過一個輪回的交替操作,果農的收入雖有減少但不斷頓,而且還全部嫁接上了“玉露香”梨。

        同時,采取果與林下經濟配套的辦法,發(fā)展低桿農作物。從短期看,可彌補果農在掛果等待期的收入損失,從長期看,還能形成林下經濟規(guī)模發(fā)展,為農民開辟新的增收途徑。記者在采訪中得知,果農們在果園里已種植了萬壽菊、藥材、瓜類、豆類等農作物。

        今年11月,隰縣又成立了梨果小蒜協(xié)會,引導農民在梨果樹下種小蒜。王天郎告訴記者,俗話講,“三月里小蒜,香死老漢”,這種產品很受市場歡迎。我縣的天天飲料公司,對小蒜進行加工。說到這里,他還賦詩一首:梨園種小蒜,上下都賺錢。省工又省力,富了農家漢。12月5日,縣委、縣政府再次組織縣四套班子、各鄉(xiāng)鎮(zhèn)書記、鄉(xiāng)鎮(zhèn)長以及涉農部門、梨果小蒜協(xié)會,梨果產區(qū)的村干部、梨果大戶、示范戶赴陜西洛川進行參觀、學習先進的管理模式和經驗,當晚書記、縣長各帶一組同參觀學習的干部群眾,討論到晚上11點,大家對主攻“玉露香”,八年達小康的信心更加堅定,熱情空前高漲。

        通過這些辦法,果農栽植“玉露香”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張?zhí)焐拖蛴浾咄嘎读怂挠媱潱骸拔覝蕚湫陆?0畝果園,把‘玉露香’培育成有機產品,將來1斤賣10元不成問題?!痹僖粋€主攻“玉露香”的著力點是,提供技術支持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縣上把梨果技術人員歸入鄉(xiāng)鎮(zhèn)管理,并建立梨果中心。更直接地為果農提供各項技術服務;加強果園病蟲害、凍害、雹害防治,以降低果農損失;實施喬村、太平塬果水配套工程,力爭用5年時間,全縣塬面實現果園澆灌全覆蓋;穩(wěn)步推進果品貯藏恒溫庫和氣調庫建設,提高果品貯藏增值效益。

        為進一步調動果農發(fā)展“玉露香”的積極性,隰縣還把主攻“玉露香”的著力點放在對果農的資金扶持上??h財政今年撥出500萬元為果農買“玉露香”苗子,撥出120萬元對高接換優(yōu)的農戶進行補貼。針對果農擔心將來“玉露香”多了后的“賣難”問題,隰縣出臺了保護價收購政策。

        縣委、縣政府主攻“玉露香”還有一個著力點,就是成立了由縣委書記擔任政委,縣長擔任總指揮,分管副縣長擔任常務副總指揮的梨果提質年領導組,確保發(fā)展“玉露香”的措施落實到位。更重要的是,要求涉農部門黨政干部特別是包村干部,牢記宗旨意識,徹底轉變作風,和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同時還成立了由縣紀檢委書記任組長的督查組,對鄉(xiāng)鎮(zhèn)發(fā)展“玉露香”的業(yè)績進行跟蹤考核。干好了提拔重用,干不好一票否決。目前由于“玉露香”市場價格持續(xù)走高,前景廣闊,農民積極性持續(xù)高漲前所未有,政府推進力度持續(xù)加大,志在必得。可以說形成了發(fā)展“玉露香”天時、地利、人和的強大合力。

        隨著主攻“玉露香”的著力點不斷發(fā)揮聚集效應,隰縣主攻“玉露香”,八年達小康的頭年任務告捷:高接換優(yōu)2萬畝新栽3.1萬畝。至此,全縣“玉露香”總面積由2008年的不到2000畝發(fā)展到今天的10萬畝。11月28日省委書記袁純清與隰縣縣委書記王天郎一對一面對面談話時對隰縣“主攻‘玉露香’,八年達小康”的發(fā)展路徑給予充分肯定,并要求要把“玉露香”這一區(qū)域特色產業(yè)努力做大、做強、做優(yōu),確保農民早日脫貧致富達小康。

        這只是隰縣八年達小康的精彩開場。我們堅信,隨著持續(xù)不懈地主攻“玉露香”,八年后,“玉露香”定會圓了8萬農民的梨果夢、富裕夢、小康夢!“中國第一梨,隰縣玉露香”的品牌定會名揚天下!

        山西經濟日報記者 李宏亮 靳淑琴 同曉峰

        臨汾日報評論員:要認真學習推廣“隰縣經驗”

        今天,本報刊發(fā)了介紹隰縣梨果產業(yè)轉型升級的通訊《主攻“玉露香”八年達小康》。

        當我們?yōu)榻鹄鎿u曳的隰州美景陶醉時,當我們?yōu)椤坝衤断恪狈N植總面積由2008年不到2000畝發(fā)展到今天的10萬畝而贊嘆時,可能才會更加深切地讀懂該縣歷屆班子為民富民、改造山區(qū)的“隰縣經驗”,這其中蘊含的堅持不懈、求真務實、改革創(chuàng)新、轉變作風的精神值得大力弘揚。

        一任接著一任干,29載勤培育,體現出堅持不懈的毅力和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作為國家貧困縣,隰縣從引進品種到選育推廣,沒有因挫折而退縮不前,在思想多元、競爭激烈的社會變革大背景下,堅持將發(fā)展主攻方向放在梨果傳統(tǒng)產業(yè)上,長期堅持所取得的經驗彌足珍貴。正是有這種堅韌、執(zhí)著的力量做支撐,隰縣歷任班子領導才能一腳油門踩到底,廣大農民才能在各級黨員干部的帶動下團結一致,將傳統(tǒng)產業(yè)做強做大。

        改革與發(fā)展,并不是一味地吸收新興產業(yè)、舍棄傳統(tǒng)產業(yè),而是要從現實出發(fā),挖掘最具發(fā)展?jié)摿Φ膬?yōu)勢產業(yè)帶動群眾增收致富。該縣堅持梨果產業(yè)一張藍圖繪到底,經過29年培育出“中國第一梨”——“玉露香”,并不是瞎干、蠻干,而是以提高城鄉(xiāng)居民總體收入水平、最終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在長年累月走村串戶、深入調研、精心研發(fā)、集中論證中形成的客觀結論。

        面對獨特的自然優(yōu)勢和農民人數占全縣人口80%的現實,正是憑借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和堅持走科學發(fā)展之路,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績。

        主攻“玉露香”,八年達小康,折射出改革創(chuàng)新的大氣魄。果樹大改型”讓隰縣果農真正嘗到了甜頭。選擇“玉露香”為隰縣梨果業(yè)主打品牌,不是拍拍腦袋瓜就決策,而是由于這一產品在當地有產業(yè)基礎,有帶動農民增收的財富效應。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勇于擺脫傳統(tǒng)觀念,創(chuàng)新思維,提早認識到:要使農民早日脫貧致富,必須選擇一種可以帶動梨果業(yè)轉型升級、大幅度增加收入的“王牌品種”;要實現傳統(tǒng)產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不斷改良創(chuàng)新、轉型升級是必由之路。

        隰縣梨果產業(yè)能夠持續(xù)做大做強,領導帶動是關鍵,農民的擁護和支持也很重要。隰縣政府部門徹底摒棄了以往個別部門“與民爭利”的做法,以指導服務為重點,努力開拓市場,打造優(yōu)秀品牌,堅持“讓利于民”,真正讓梨果產品在市場大潮中經受各種考驗,最大限度地增加農民收入。正是基于這個基礎,該縣連續(xù)開展“梨果提質年”活動,并舉辦“梨花節(jié)”、參加“農博會”、新建梨博園、認證樹品牌,以轉變作風帶來探索實踐的巨大變化。

        玉露飄香、碩果累累的“隰縣經驗”鼓舞人心,但是,要讓農民的“搖錢樹”長青、群眾的生活水平持續(xù)增長,有關部門仍須付出更大努力。各級各部門、各縣(市、區(qū))都應虛心學習“隰縣經驗”,堅持不懈、求真務實、改革創(chuàng)新、轉變作風,繼續(xù)在服務轉型升級、增加農民收入方面狠下工夫,為干事創(chuàng)業(yè)集聚起更多百折不撓的正能量,在建設文明開放、富裕和諧的新臨汾進程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本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秦芳媛